疾控部门监测数据显示,近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进入流行期。这是什么病?它与流感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何不同?秋冬季如何更好地保护儿童呼吸道健康,同时预防多种疾病?记者将进行相关采访。 RSV 阳性率正在上升。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监测最新数据显示,RSV目前检测阳性率位居前三位,近期南方省份阳性率有所上升。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童曾表示,呼吸道合胞病毒又称RSV,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主要通过反式传播。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专家指出,RSV感染的最初症状与感冒相似,包括流鼻涕、鼻塞、咳嗽和发烧。但如果感染严重,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疲倦、拒绝进食等症状。如果引起细支气管炎、肺炎或哮喘,可能需要住院治疗。有网友分享说,他们的儿子曾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而短暂住进儿科重症监护室,但目前情况正在好转。 “这种病原体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而1岁以下儿童通常更容易发病,而且病情严重。”李童曾表示。与以往通常在10月中旬开始的流行季节不同,今年7月至8月,日本南部许多地区都流行RSV感染。“这并不意味着病毒本身已经流行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例,很多两三岁的孩子在童年时期很少接触RSV,这使得病毒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另外,开学季,孩子们集中在狭小的空间,通风不良的空调环境,为RSV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病毒。准确识别是得出科学答案的关键。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系统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如果他们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他们可能会用手吃饭或揉眼睛。 “由于摩擦等动作,病原体很容易进入体内,引起各种感染。”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中心主任医师秦强说。秦强 主任医师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中心的一名护士在门诊给孩子们进行检查。 (受访者提供)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时期。除呼吸道合胞病毒外,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和腺病毒也很常见。如何科学有效地识别和应对?李童曾解释,感染RSV的儿童,常因呼吸困难而出现“抑郁三征”:肋腔凹陷、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凹陷。专家表示,RSV和流感都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但流感起病急,往往伴有高烧和肌肉酸痛。年幼的儿童可能会变得抑郁,婴儿可能会出现喂养不良和缺乏运动等症状。肺炎支原体感染最常见于学龄儿童。最典型的症状是发烧和感冒啊。咳嗽初期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出现痰。大多数腺病毒病例会引起轻微的临床症状,如发烧、喉咙痛和咳嗽。 “鼻病毒、人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也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一般来说,就像感冒一样,如果及时就医、定期护理、对症用药、喝足够的水、充分休息,是可以安全康复的。”秦强说。专家指出,要确定孩子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哪种病原体。 患病后,应由专业、经验丰富的医生根据体检、病情、病原学检测结果以及该地区病原体流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家长应听从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建立强大的免疫屏障并每天保护自己。怎样才能有效预防呼吸病儿童感染吗?多位专家表示,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同时也要做好常规预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韩军表示,“疫苗接种不能完全预防感染,但可以显着降低重症风险。”该院感染控制局局长高杰表示,今年9月以来,流感疫苗、预防RSV的抗体注射单克隆疫苗等疫苗需求大幅增加。在上海儿童医院,市民带着宝宝来医院接种呼吸道感染相关疫苗。新华社 袁泉 供图 去年,上海开展了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药物的抗体疫苗接种试验,据报道,今年进一步扩大了注射服务范围,让有需要的家长可以接种疫苗。就近自愿接种疫苗。多个地区正在采取多项措施,更好地保护秋冬季儿童的呼吸道健康。北京提供夜间儿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已增至88家,大部分为24小时开放。广东省多家医院提倡以家庭为单位接种疫苗,构建“家庭免疫防护圈”。陕西省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设日间门诊、周末门诊等,解决学生上课和就诊时间冲突……除了疫苗接种外,日常预防也不能忽视。秦强表示,室内空间要经常通风,尤其是冬天寒冷的北方。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做好防护,避免前往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地方。应教导孩子勤洗手、多喝水水。均衡饮食、科学锻炼、充足睡眠、保持愉快心情,增强免疫力。专家建议,日常预防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家长应科学理性了解病毒特征,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如果孩子在家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记者刘震、古天成、袁泉)